富源縣興波煤業有限公司興波煤礦
重大風險分析研判報告
礦井概況
一、基本概況
富源縣興波煤業有限公司興波煤礦始建于
1994
年,原名為黃泥河鎮戛拉煤礦,
2004
年
12
月進行改擴建設計,設計可采煤層共六層,設計生產能力為
15
萬噸
/
年。礦區
面積
1.15
平方公里,為
各類證照齊全、合法、有效的生產礦井。由于采礦證于
2018
年
2
月
4
日到期目前礦井處于停產狀態,井下只準通風、排水。有關證件正在辦理當中。
二、礦山資源儲量情況
2013
年
10
月委托
云南省者鑫科技有限公司編制完成《云南省富源縣戛拉煤礦資源儲量核實報告》
,在劃定的采礦權范圍內參加核實的煤層資源儲量
3225
萬噸。按云南省煤炭工業局核定生產能力
15
萬噸規模的井型計算,其服務年限為
49
年。
三、開拓開采現狀
礦井采用平硐
+
斜井開拓的開拓方式,現有主平硐、副平硐、副斜井和風井四個井筒。礦井劃分為一個水平兩個采區,以
CF3
傾向斷層為界,斷層以南為一采區、以北為二采區。各生產系統完善,地面設施完善,各科室齊全。
目前主要開采
C
3
煤層,在一采區
C
3
煤層中沿傾向布置一個
110306
綜采工作面,兩個掘進工作面(即
110308
采煤工作面機運巷和
110308
回風巷掘進);二采區沒有采掘活動。掘進工作面采用錨網
+
錨索支護。
C7+8
巷道維修工作面采用錨網
+
錨索支護。
采掘工作面施工主要強化瓦斯管理做好預測預報工作,瓦斯治理實行兩把鎖管理,掘進工作面長探短探結合,預留
20
米的安全距離,開口、相過、過斷層等關鍵環節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,認真做好
防治水、頂板管理工作。
四、各生產系統建設情況
(一)提升、運輸系統
礦井采用平硐開拓。現有井筒四個,即主平硐(皮帶運輸井)、副平硐、副
斜井和回風井。風井為礦井專用回風井,同時兼作礦井安全出口,其井口人行道、防爆門、引風道等嚴格按有關標準規范執行。
(二)通風系統
1
、通風方式
礦井通風方式為對角式通風,通風方法為機械抽出式,主平硐、副平硐、副斜井進風,風井回風。
2
、礦井通風方法為機械抽出式。礦井采區為分區式通風,各采掘工作面均為獨立通風。
3
、通風設備
采用軸流式防爆通風機
2
臺。其中
1
臺工作,
1
臺備用。掘進采用壓入式局部通風機供風,局扇均采用雙風機供風,雙回路供電,并能自動切換,實現風電、瓦斯電閉鎖。
目前礦井的總進風量:
3020m
³
/min,
總排風量:
3066m
³
/min
。等積孔:
1.7
,有效風量率
85%
。可滿足礦井生產需要。
(三)排水系統
礦井排
安全風險分析研判報告正文